中文站 English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العربية Português Deutsch
能成就未来!
浏览:731次 时间:2018-12-16 22:33:04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未来两到三年内中国将迎来LNG进口商采购高峰期,市场主体主要是城市燃气企业、大型气电运营商、省管网公司、和LNG分销商等企业。作为中国进口LNG的第二梯队 ,他们的诉求是绕过垄断环节,直接去国际市场寻求低价气,充分享受国际LNG供应阶段性过剩的市场红利 ,应该看到的是,未来第二梯队之间的合作、合资是大势所趋。
2014年,《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和《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的颁布,释放出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主导的LNG进口政策逐步松绑的积极信号。
上述两办法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的天然气基础设施 、在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开放管网设施,按签订合同的先后次序向新增用户公平、无歧视地提供输送、储存、气化、液化和压缩等服务 ,切实推进其他企业进入油气基础设施领域。
之后从2014年12月开始,到目前一年多时间,先后有新奥燃气、新疆广汇、北京燃气积极借助中石油接收站开展了LNG进口的第三方准入尝试。
2014年12月23日,新奥燃气借用中石油江苏如东LNG接收站进口船6万吨LNG现货;2015年3月31日,新疆广汇借用中石油大连接收站进口印度尼西亚6.5万吨LNG现货。作为贸易进口方,新奥燃气和新疆广汇进口LNG业务体现了在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后,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能源改革的热情,相继通过第三方LNG接收站合作模式,初步打通了国际LNG现货进口通道。尽管LNG成功到岸,但由于是采用液来液走 的运作方式,两家企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LNG全部提走,也颇费周折。由于中石油控制着全国85%以上的管道,并且天然气骨干管网互联互通程度较低、管网公平开放难以实施和落地,其他企业的进口LNG要想气化后进入管网较为困难。因此只能利用接收站采用液来液走 的形式外运,以避免与中石油的管网市场份额之争。
2015年11月25日,经过为期30天的海上航行,源自阿尔及利亚,满载着6.8万吨海气 的GDFSUEZPOINTFORTIN号船舶顺利靠泊唐山曹妃甸港口,LNG随即气化为8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并注入陕京管网,经由永唐秦长输管线输送至北京,及时缓解了华北全网乃至全国的天然气供应压力,对保障首都居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说,北京燃气此次进口现货LNG,开创了国内燃气企业进口LNG气态外输先河。首先,这是唐山曹妃甸LNG接收站对第三方开放;其次,这也是国内城市燃气企业突破性采用液来气走 的方式进口并外输LNG。北京市民次用上了自主采购的、来自海上的天然气,北京燃气与唐山曹妃甸LNG接收站共同实现了第三方自主LNG采购并液来气走 在国内的尝试,同时也标志着国内管网设施的开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中国油气行业改革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
不难看出,以城市燃气企业为主的民营、外资燃气企业正在加快进口现货LNG的速度,采用灵活的市场策略,借用由三大油控制的LNG接收站,并在尝试LNG接收站准入成功的基础上实现管网第三方准入。
应该说,进入2015年以来,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为天然气上下游产业各方主体带来了活力,有利于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的良性发展。在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取得进展和各燃气企业发力 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除政策的推动之外,还有一些外力 的作用。首先,国际大型LNG项目多以长协的方式签订供应合同,偶尔富余量则以散货的形式流向市场。近几年大量国际LNG出口项目的投产,造成全球LNG供应较为宽松,富余的船货增多,而三桶油 进口的LNG船货以长协为主、现货较少;其次,国内现有LNG接收站多由三桶油 投资建设,但是普遍利用率不高,仅为50%左右;再者,三桶油 进口的LNG长协价格偏高,这些因素都助推了燃气企业开展LNG现货业务的积极性,同时部分大型气电运营商、省网公司也在筹划开展LNG现货进口业务,第三方热情见涨。
在渠道多元化和进口适度放开的环境下,仍然有一些制约因素:、非三桶油企业要想把LNG卸载下来的话,主要就是采用租借接收站的方式,因此码头外借渐成趋势。目前,大部分接收站是2013、2014年投产,达产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无法实现满负荷运转。并且三桶油 的LNG长协气量充足,短期内接收站码头增加负荷较为困难,这也造成很多企业在租借接收站方面受到制约。第二、要想借用三桶油的LNG接收站,首先要取得码头的许可、递交申请,其次,还要等待三桶油 给予的窗口期。但受窗口期有限和LNG资源竞争明显的影响,能够顺利拿到窗口期的企业仍是少数,因此,真正能够进口并卸载的气量并不多。未来国内民企借国企接收站进口LNG的数量还将继续增长。据安迅思统计,近期中石油的接收站窗口期已经排满,至少要到5月才可能出现新的窗口。第三、目前进口LNG现货仍是以液来液走 为主,液来气走 的方式仅北京燃气一例,海外采购的LNG现货难以进入 管网,管道第三方准入瓶颈尚待突破。最后,下游分销布局不多也是瓶颈之一。一般来说,进口一船6万吨左右的LNG现货,在规定的窗口期内要完成销售,有赖于进口企业对下游分销的完善布点。从实际来看,部分第三方企业的下游布局还不够完善,因此,采取的方式多是和国内的贸易商合作实现分销。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我们欣喜看到,未来两至三年内中国将迎来LNG进口商采购高峰期,市场主体主要是城市燃气企业(如北京燃气)、大型气电运营商(如华电)、省管网公司(如浙能),和LNG分销商(如九丰)等企业。作为中国进口LNG的第二梯队 ,他们站在市场需求端,采购行为直接受自身需求驱动。他们的诉求是绕过垄断环节,直接去国际市场寻求低价气,充分享受国际LNG供应阶段性过剩的市场红利 。部分第二梯队 企业都曾经尝试通过第三方准入的方式来实现低投入高回报的目标,但现实证明这条路从根本上与三桶油 的商业利益相冲突,实施难度较大。新奥、广汇都承认,自己的第三方准入是难以复制的,想要获得第三方准入需要强有力的议价筹码。而且,中石油推进第三方准入的江苏如东接收站也已经暂时关闭第三方准入。但应该看到的是,未来第二梯队 之间的合作、合资是大势所趋。除了新奥的舟山接收站和新疆广汇的启东周转站都在加紧建设中以外,全国范围内还会涌现出一批200万吨以内的拟建小型接收站项目。尽管面临审批和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但是在巨大的市场驱动下,上述拟建项目将会快速推进。同时,城市燃气企业自己建设的接收站也会积极欢迎第三方准入,因为接收量会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性。
对有志于进口LNG的企业来说,尽管有贴近终端市场、地方政府支持等优势,但确实还有很多功课要补,特别是在对操作规则、市场风险的认识方面缺乏经验,而且资本金和融资能力不够,风险承受力也较差。无论是城市燃气企业、气电运营商还是省管网公司,想要在LNG市场领域与巨头比肩,尚需时日。但毋庸置疑的是,巨头垄断进口LNG,第三方准入冰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重庆融能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成套、销售、安装、维护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庆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主要提供CNG加气站成套设备、 LNG加气站成套设备、 高压空压站成套设备、 加氢站成套设备、 石油化工压缩机成套设备、 PET吹瓶空压站成套设备、 热交换系统成套设备、 等服务。